11月22日芯闻汇总

  • 时间:2021-11-22
  • 作者:创芯时代
  • 浏览:2299次
  • 分享
  • A+ A-

1.三星本周将宣布美国芯片厂选址 或将与微软亚马逊合作虚拟现实

据韩联社报道,三星电子将于本周宣布其在美国的新芯片工厂的选址。此前,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访问了美国和加拿大。

韩联社援引未三星内部匿名人士的话称,李在镕与白宫官员讨论了解决全球芯片短缺问题的方法,以及如果三星在美国新建厂,美国政府将给予的激励措施。据另一位美国国会人士称,李在镕在返回韩国后,将在本周宣布具体的芯片厂选址。

目前,三星电子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设有一家芯片制造厂。同样位于德克萨斯州的泰勒市被认为是第二家工厂最有可能的候选城市,因为该地区提供的激励措施更为丰厚。

李在镕于今年8月假释出狱,随后在11月14日开始了出狱后的首次海外出行。三星在一份声明中说,在访问期间,他会见了微软CEO纳德拉(Satya Nadella)、亚马逊CEO雅西(Andy Jassy)等美国科技公司高管,讨论未来可能在虚拟增强现实等下一代技术方面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

李在镕还分别会见了美国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 Inc.和Verizon Wireless的高管,以加强他们在疫苗和无线网络服务方面的业务联系

。三星集团8月曾表示,将在未来三年内向芯片和生物行业投资总计240万亿韩元(约合2050亿美元),以确保未来的增长引擎并扩大后新冠时代的技术领先地位。该集团表示,这笔投资将用于培育其战略业务,包括半导体、制药、下一代通信网络和IT研究,但并未提供投资明细。


2.芯片荒持续加剧 日系三强在华销量暴跌

日系品牌9月的销量出现了大幅的下滑,截止到10月份,因为芯片的短缺,全球车市累计减产量达到了934万辆,其中中国市场累计减产量达到了180万辆,接近总量的20%。


3.韩国11月1日至20日芯片出口同比增长32.5%。


4.台积电提交美国的芯片机密公开:承诺不泄露客户信息

芯研所11月21日消息,日前,台积电、三星等公司都在11月8日前向美国商务部提交芯片机密数据。日前美国商务部上也公布了部分半导体公司提交的报告内容,主要涉及5家晶圆代工厂,其中包括四家台湾半导体工厂台积电、力积电、联电和VIS(世界先进),另外一家以色列企业TowerSemi(高塔半导体)。


5.中汽协:10月汽车芯片供应情况略好于9月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1年10月汽车芯片供应情况略好于9月,叠加本月乘用车企业库存较月初大幅下降,因此当月乘用车产销降幅收窄较为显著。2021年10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8.8万辆和200.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2.5%和14.6%,同比分别下降4.7%和5.0%,降幅比9月分别收窄9.2和11.5个百分点。与2019年相比,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2.4%和3.4%,与9月相比产销增速均由负转正。


6.进口额2.25万亿!国产芯片传来消息

近日,根据海关透露的数据显示,在2021的前10个月内,我国一共进口了集成电路产品5279.9亿个,相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21.3%,其总价值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很显然,这对我国的芯片自主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7.摩根大通:芯片荒持续至2022年,关注2大亮点

据摩根大通(JPMorgan)顶级半导体分析师上周表示,全球芯片短缺预计将持续到2022年,但随着更多供应出现,情况可能会自明年年中开始改善,此外还有2大亮点值得关注,即全球高端计算领域和中国的中低端半导体公司。

《CNBC》报道,比起一些分析师及投资者预测短缺将持续到2023年,小摩相对较为乐观。小摩亚太科技、媒体和电信研究共同主管Gokul Hariharan周三表示:“我们预计2023年不会出现供应短缺。”不过2022年的情况还是有些复杂,随着更多供应上线,情况可能会在下半年有所改善,但前6个月仍会是供不应求。

Hariharan指出:“新产能上线不仅包括代工厂,也有整合元件厂(IDM)。所有欧美IDM厂也在扩大产能,其中很多将在明年中之后上线。”

Hariharan向《CNBC》表示,小摩建议投资者跟随半导体领域更具结构性的长期趋势,而非循环性趋势。结构性趋势通常是长期、永久性的改变,循环性趋势则受到商业循环影响,通常会在几年后回到原点。

Hariharan指出,未来3到5年小摩特别看好半导体领域的二大趋势。首先是高端计算领域,尽管芯片供货持续受阻、市场结构单一,但随着越来越多公司涉入,该领域发颤逐渐走向碎片化(fragmentation),像是苹果、亚马逊、Meta、特斯拉及百度都在摆脱既有芯片合作商,在某种程度上自研芯片。Hariharan认为该领域在未来3到5年可望成长15%至20%。

小摩也看好专注于传统长尾技术的中国半导体供应商,这些公司主要在电源管理、微控制器、感测器及其他消费相关领域生产相对较不先进的芯片。

Hariharan指出,现在中国越来越多企业锁定这些长尾技术,显示当地需求还是存在,但目前多数公司只能满足当地需求的5%到10%,因此预计潜在市场规模可能是目前的5到10倍。


*免责声明:本文章内容系转载自百度,如果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近期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