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芯片短缺把一些低调的代工厂推到了风口

  • 时间:2021-12-02
  • 作者:创芯时代
  • 浏览:1952次
  • 分享
  • A+ A-

集微网消息,据日经亚洲报道,当力积电于12月6日重返中国台湾证券交易所时,这将是一家曾经被注销,甚至被其自己的支持者注销的公司实现的非凡的东山再起。



2020年末出现的全球芯片短缺引发了对科技供应链上小型企业制造的此类组件的前所未有的需求


图源:日经亚洲


力积电(前身为力晶)曾是中国台湾最大的存储芯片制造商,但在2012年因应对400亿美元的债务危机而退市。它被迫关闭其最先进的芯片工厂并出售该工厂的设备,并放弃与日本Elpida Memory的合资企业中的股份,后者当时是其最重要的技术合作伙伴。


这些举措为力积电赢得了时间,这也是一个大胆的战略转变——从制造高度商品化的存储芯片转向更有利可图的半导体产品——这帮助力积电逐步复苏。然后是真正的回报。


去年年底出现的全球芯片短缺引发了对目前力积电交易库存中的外围芯片类型前所未有的需求。这些部件包括图像传感器、显示驱动器芯片和电源管理组件,与调制解调器芯片、中央处理单元或图形处理单元等相比,这些芯片价格更便宜,也不够先进。但是设备制造商已经了解到它们同样重要。


力积电只是几家规模较小、不那么光鲜的芯片供应商之一,它们发现自己因全球供应紧缩而成为关注的焦点。


格芯于10月底在纳斯达克上市,其股价上涨了50%以上,市值超过350亿美元,与Twitter和惠普相当,尽管该公司仅在11月30日才宣布了截至9月的三个月内的第一财季利润。


专注于各类传感器和电源相关芯片的以色列代工厂TowerSemi今年的市值增长了35%,而专门制造电源管理和显示驱动芯片的,和台积电有密切关联的VIS(世界先进)的净收入在2021年前三季度同比上涨80%以上。


就在2018年,格芯还处于财务危机之中。它决定终止其最先进的芯片开发,放弃了在中国的新芯片工厂,并在当年和次年出售了几家亏损的工厂。格芯现在将自己定位为满足芯片制造需求的“安全选择”,而此时主要经济体都在争先恐后地将半导体生产带回本国。


对于先锋半导体而言,戏剧性的变化体现在另一个方面。其原本一直被认为是为台积电入股的主打成熟工艺芯片的代工厂,但由于投资者认识到其在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其股价已从2020年3月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时的近期低点上涨了153%以上。客户也重新评价了该公司。


这些公司强劲的收益反映了芯片供应链中的角色转换。


短缺已将供应链延伸至用于制造芯片的材料,例如基板、晶圆材料和芯片制造工具。


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外的几个因素正在推动芯片需求越来越高,包括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技术脱钩。


咨询公司贝恩的合伙人Peter Hanbury告诉日经亚洲,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已迫使许多公司持有比其当前所需更多的库存,尤其是非本地生产的组件。他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会导致需求增加,因为公司订购更多零件来建立额外的缓冲库存以避免地缘政治风险”。


结构性问题也在起作用。5G、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等技术比过去的技术需要更多的芯片和其他组件。与此同时,规模较小的芯片和芯片材料制造商并不总是有足够快的能力扩张产能。


最近收入和市值的增长可以让这些公司提高生产能力,并有更多投资用于研发和招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今年全球芯片制造商的支出预计将超过1480亿美元,几乎是2009年261亿美元的六倍,当时该行业正处于金融危机的阵痛之中。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是否会推动进一步增长,还是会导致芯片供过于求。


在购买了尽可能多的芯片的数月之后,供应链经理开始重新审视他们的库存水平。


Nomura Research的科技分析师Donnie Teng表示,最糟糕的情况是,在供应紧缩缓解之际,消费者需求将放缓。其表示,“这可能成为修正的连锁反应,首先影响下游(产品组装商),然后迅速蔓延到上游(芯片制造)供应链。”


一家欧洲顶级芯片制造商的高管向日经亚洲表示:“由于有如此多的参与者投资于产能扩张,供需可能会在明年下半年左右达到平衡,我们可能会在后年开始看到供过于求的担忧。”


然而,其他人的态度则更加乐观。


“我可能无法以全能的视角来评论整体市场需求”,VI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Leuh Fang说。“但即使在短期或中期出现修正,也不会影响对5G、人工智能、电动汽车和所有可能支持下一波增长的应用的长期结构性需求。”


*本文转载自爱集微

近期热门